我的记者故事 | 当一辆“Made in China”汽车漂洋过海

发布日期:2025-06-27 14:06:53

中国汽车报 张雅慧


在祖国东北部,辽宁丹东的某个汽车测试场上,罕见地出现了一位来自南亚的客人,这位皮肤黝黑,满脸络腮胡的男人叫Jerry,来自斯里兰卡,这次来中国是为了购买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

记者在走访一家拥有军工基因和74年历史的汽车企业时意外发现,这家诞生于抗美援朝时期,最初以修理军车为主业,后以“0故障”记录参与保障2008年奥运会的企业,竟没落于21世纪,甚至几乎走到破产边缘。然而最近这家车企不仅“起死回生”,还走上了出海的路径。这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韧性与强大,更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生动标签。

在记者近年来的采访报道中发现,像Jerry这样的身影在中国土地上越来越多,中国汽车工业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实现了从“以市场换技术”的被动局面,向“以技术定规则”的主动跨越。

在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国的辐射下,中国还拥有出货量最高的电池企业,最先进的智能网联技术,最舒适的智能座舱体验,以及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如今每30秒,一辆奇瑞车驶出国门;每分钟,1.5辆比亚迪找到海外归宿。当沙特富豪轻抚红旗H9称其为“东方劳斯莱斯”,当俄罗斯家庭开着“西伯利亚战车”穿越雪原,Made in China的汽车完成了价值重塑。

漂洋过海的中国车,载着的不再是廉价商品,而是一个制造大国的尊严与梦想。
(本文作者系中国汽车报记者张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