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1
(1.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北京 100684)
摘 要:新质生产力作为新时代生产力发展新阶段的理论和概念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深刻理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它既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生产力发展问题上的理论自信,也代表了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寻求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努力,凝聚了党领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深邃理论洞见和丰富实践经验。本文围绕新质生产力的产生背景、词汇意涵、概念定义、形成逻辑等进行了论述,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论公式,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关键特征、战略意义、现实作用,详细论述了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了新质劳动者队伍、新质生产工具、新质生产关系、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指标,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思路、形成机制、形成路径、形成环境、人才保障等机制和路径,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关键要素;系统结构;要素提升;路径措施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公式;内涵特征;战略意义;关键要素;系统结构;路径措施
引言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和动力源泉。回顾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其实就是社会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新质生产力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深刻理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它不仅在理论维度上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同时也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实证,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更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创新和实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代表了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寻求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努力。
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和理论
(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1]。坚定不移推动生产力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就体现在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仅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推动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高度重视生产力标准,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一以贯之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发展动力活力竞相迸发;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生产力水平实现了巨大提升、突破性发展,形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新的质态。针对这种新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同时,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优”问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发达国家在科学前沿和高技术领域仍然占据明显领先优势,我国支撑产业升级、引领未来发展的科学技术储备亟待加强。适应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经济发展尚未真正转到依靠创新的轨道[2];科技人才队伍大而不强,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创新型企业家群体亟需发展壮大;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仍需进一步培育和优化;生产和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都很大,等等。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形成新的产业、新的模式、新的动能,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归根结底,就是要在生产力水平上实现更大突破、更大发展。这给我们的理论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
为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打造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原创性的提出“新质生产力”,他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阐明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深刻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3月20日,习近平20日下午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增强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作出系统阐述,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指明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体现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的深刻把握,是对我国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二)新质生产力的理论
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的功能,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学术界把马克思关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这一论述后来概括为生产力的三要素,这是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即它们是一切时代的生产力所共有的基本要素。除此以外,还有科学技术、科学管理、劳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被称为生产力的非实体性要素, 社会文化制度体制环境——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就是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生产力系统结构的对称程度决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快;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不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慢,所以生产力的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资源再生的结果,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增长向发展转化的中间环节。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是由生产力要素构成的系统与其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环境体系相互聚合匹配的结果。
生产力系统的构成要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构成要素的特征和内容也在不断发展演变。其中, 劳动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依据。生产力水平受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和生产要素、生产方法等因素影响。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是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是生产力的“硬件”构成,也是一切时代的生产力所共有的基本要素,而科学技术、管理、文化则是生产力的无形要素,是生产力的“软件”构成。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不同发展阶段所掌握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以及劳动者素质、技能和劳动对象都会不断演化。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与文明形态会随着生产力的跃迁而不断进步。传统的生产力主要是基于较低科技发展水平的生产力,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适应的生产力,是包含普通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生产力,土地、劳动、资本等是其核心生产要素。
原始文明时代,人类的主要追求是生存,主要的生存方式是采摘、捕捉、狩猎,受限于知识和技术,人类对自然界充满不解和畏惧,主要表现为顺从,还谈不上对生产要素的开发和配置。
农业文明时代,生产方式主要有农产品种植、畜牧、养殖、加工等,生活方式主要表现为“依山傍水聚族”,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推动生产力提升的要素主要是土地、劳动力,以及农业技术。由于农业文明时代的生产方式主要以开发利用土地为主,该阶段核心资源是土地,关键生产要素是劳动力。
工业文明时代生产方式主要以开发利用能源资源为主,工业经济发展受土地面积约束较小,财富的积累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资本数量的增多来实现。推动生产力提升的要素主要是劳动力、资本,以及工业技术。随着多次工业技术革命的推进,资本通过财富积累掌控能源资源以及掌握科技等对生产力发展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该阶段核心资源是能源资源,关键生产要素是资本。
进入数字文明时代,生产方式主要以开发利用数据为主,因此其核心资源是数据资源。数字文明发展受土地、劳动力、资本数量的影响较小,受数据数量和质量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数据不同于传统生产要素,它具有多维属性特征,应用的场景越丰富,其价值就越能充分释放,数据也是关键生产要素。数据具备了数字文明时代核心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的双重身份。
新质生产力则是基于较高科技发展水平的生产力,是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相适应的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现代化先进生产力,企业家精神和数据、算力等成为其新的核心生产要素[3]。新质生产力体现的是包含人工智能和数字科技的现代化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以及高素质劳动者和新的劳动对象、生产组织方式,为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论也应运而生,成为生产力理论体系中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观点,生产力是劳动者以具体劳动作用于生产资料来创造使用价值的物质力量[4]。其中,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作为生产力的三大要素分别从内部赋予生产力一个推力驱动其不断发展。经济创新首先表现为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或者引入新的生产函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是经济创新的第一层含义。在这层含义上所诞生的新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工艺、新工序等。此时生产力处于1.0阶段。该阶段的生产力公式表示为:
生产力= 劳动力 + 劳动工具 + 劳动对象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作为人类智慧的物化凝结,科学一经作用于生产,就赋予“资本具有一种不以它的一定量为转移的扩张能力“,推进劳动资料的不断革新,促进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人将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提到新的高度,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时生产力进入2.0阶段,该阶段的生产力公式表示为:
生产力= 科学技术 ×(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全面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他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指明了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基本内涵、核心标志、特点、关键、本质等基本理论问题,为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根本遵循。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生产力3.0阶段)的理论和概念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深刻理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它不仅在理论维度上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同时也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实证,即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该阶段的生产力公式表示为:
新质生产力 =(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优化组合
因此,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更是新一阶段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创新和实践,其涉及经济、政治和社会诸多层面,都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刻把握和应用,以及在这些原理基础上的创新性拓展。它既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生产力发展问题上的理论自信,也代表了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寻求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努力。
二、中国式现代化与新质生产力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意义
现代化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伴随科学技术革命、社会生产力跃迁、制度体系创新、社会结构演化等多维度的动态性累积。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遵循着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规律[5],延续着现代化发展的技术路线,不是纯粹的西化模仿,也不是简单的工业化,而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历史方位和总依据,学习借鉴现代化文明成果,在百年探索经验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道路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2021年7月6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使用了“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在2022年7月26-27日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随后,2022年10月16-22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属性、本质要求以及前进目标。这些重要论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化”这一重大问题,结合近现代中国特殊国情,在艰辛探索和不断创新中形成的思想结晶与实践突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与发展、提升与概括,是现代化观的全面形塑。
1.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100多年的接力奋斗中走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发展的道路选择上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是中国对当今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独特创造和独特贡献。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实际不断推进和发展而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是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立足国情实际,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应对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的理性选择,是构建现代经济社会完整体系的方案和模式。
3.坚持整体协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中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第一次现代化任务还没有全部完成,但是第二次现代化通过全球化在当代中国又逐步呈现。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并不是先完成工业化,再进行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而是在“时空压缩”条件下同步进行的现代化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信息化提升工业化,实现“四化同步”的并联式叠加发展,映射出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理念、发展速度、发展动力、发展任务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和独特性。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西方现代化本质上是以工业化为先导,以物质现代化为核心的单维度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了从经济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从物的现代化到人的现代化跃进。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社会发展最高目标[6]。
总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整体性和人民至上的现代化,属于外生型、后发型、务实型现代化,具有学习性、追赶性、渐进性等特点,是建立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础上,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全面现代化。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转型与发展任务依然艰巨,面临多目标统筹并进的难题,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充分理解和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对走好新征程、开好局、奠新基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二)生产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前提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的条件,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进的决定性力量,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发展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强调“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不仅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程度的集中体现,而且是影响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立足当前,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生产力发展的要素变革,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在新征程上不断拓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1.生产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准,社会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由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动态发展的历史。正是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为现代化发展奠定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力量,因此,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能动关系来看,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普遍遵循的基本规律。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但又需摒弃西方现代化所奉行的以资本扩张为中心的生产力发展逻辑。
2.生产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支撑
从自然经济转向商品经济、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继而到数字文明,深刻反映了生产力现代化是推动人类现代文明、实现现代化的源头活水。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现代化就失去持之以恒的内动力和硬支撑。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评价现代化程度的客观尺度,也深刻影响着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互促进,创造了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3.生产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持久力量
实现生产力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形成、拓展的关键要素。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始终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突破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束缚,打破阶层固化、利益固化的藩篱,极大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文化建设、社会结构等各方面现代化转型的基础上,成功开辟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有待优化升级,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高端制造业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面临“卡脖子”难题,加之世界体系和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更需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推动生产力实现“质”的提升,才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三)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这个物质技术基础主要体现为新质生产力[7]。中国式现代化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且工业、农业、服务业、国防等其他方面的现代化都必须以科学技术现代化为基础,不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科学技术现代化不可能实现,其他方面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别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经济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制造业为主干、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科学技术来武装,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需以创新驱动为引领,逐步摆脱传统的人力和资源能源驱动型增长模式,实现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变,创造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形成新优势。与高速增长相比,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机制、发展模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就要求大力推动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这就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1.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时代选择
人们把生产力定义为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随着人们对劳动力、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逐步完善了对生产力内涵、外延和特征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明确了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中脑力劳动的重要作用,而脑力的大小和效率的高低主要又由劳动者学习和掌握的科学技术的状况(数量、广度、深度)决定,而且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内的生产资料的种类、性能、质量、效率主要也是由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的,所以邓小平同志在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是人与自然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人类既要改造、开发、利用自然,同时还要适应、保护、美化自然,因为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更好地持续生存和发展。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对生产力做更为准确科学的界定:生产力应是人类进行社会生产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由于科学技术、劳动力、生产资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不同的时代和发展阶段,生产力的状况或者说发展水平是不完全相同的,对应新时代的生产力发展产生了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现代化的时代选择。
2.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现代化的时代载体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科技创新是人类财富增长的不竭源泉,是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科学技术的创新都一直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蒸汽机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迈向蒸汽机时代;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以电力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迈向电气化时代;在20世纪初期开始的以无线电技术及原子能使用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迈向电子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无论是劳动力、劳动工具与方式,还是生产经营管理模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水平发展的根本因素,生产力的要素、结构、性质、规模、方向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要素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8]。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表明,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是一条普遍规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现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首先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时期,新一代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领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呈现融合交叉、多点突破态势,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又赋予生产力更多的时代特征、科技含量和创新内涵,使之呈现出与传统生产力不同的面貌[9]。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赋能驱动新时代生产力的变革飞跃,促进生产力提质增效;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增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是生产力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面向前沿领域及早布局,提前谋划变革性技术,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过渡转化,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是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的先手棋。总体而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赋能驱动作用,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促进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新优势,更好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向自主创新、科技自强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迈进。
3.新质生产力是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
传统生产力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资源投入,依靠高度消耗的资源型能源。所谓传统生产力,是以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基础,呈现机械化、电气化、化石能源、黑色化或灰色化(即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不可持续等主要特征。区别于传统生产力概念,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知识密度大,是传统生产力在信息化、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生产条件下,因科技持续突破创新与产业不断升级发展所衍生的新形式和新质态。总体来说,新质生产力是当今时代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形式,是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突破所产生的根本性成果,其“新”主要体现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其“质”主要体现为高效能、高效率、高质量,关键主要是面向新兴领域,面向未来产业,着力高质量发展。既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又是新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即新类型、新结构、高技术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生产力,也就是以前没有的新的生产力的种类和结构,相比传统生产力而言其技术水平更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人工智能、高端算力和算法、高端芯片的设计生产技术和设备、高端机器人的生产和运用、5G和6G移动通信技术和设备、量子通信技术和设备、现代航空航天技术和设备、深海探测和开发技术及设备、高端发动机和盾构机等各类机械设备及操作控制系统、高端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设备、核能和氢能等清洁能源、特高压输电技术和设备、现代生命医药技术和设备等,以及能够创新、开发、运用、改进和优化各种高新技术和发展高新产业、改造优化传统产业高素质的劳动力。新质生产力,以第三次和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基础,以信息化、网联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高效化为关键提升点。
(四)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产力基础
新质生产力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基础,是新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产力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1.新质生产力以新的生产要素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与现代化进程相对应,生产力基础要素会随着时代发展发生改变。在工业化时代,物质生产力占主导地位,生产力基础要素表现为劳动、资本和土地三种生产要素[10],其中,资本和劳动力被视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而在数字经济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变革,产生出了包括数字劳动、数字技术在内的更复杂多元的新型生产要素。一方面,数字经济网络性和共享性的特点改变了原有的劳动模式,劳动的划分更多地关注创造性和非创造性劳动之间的区别,并且在劳动的主体形式、劳动过程中的耗费、劳动价值决定量这几方面显示出与传统劳动截然不同的特征。新质生产力要求培育一批具备创新思维、跨学科知识和适应性强的人才,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作为新的生产基础要素也深入影响着经济发展,其具有的网络化和信息化特点不仅可以在微观上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减少交易过程中的搜索成本、复制成本、运输成本、跟踪成本和验证成本,还能够在宏观上协助政府的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因此,新质生产力中新的生产基础要素能够充分渗透到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2.新质生产力以新的生产模式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曾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新质生产力在改变了基础生产要素的同时,也带来了生产模式的变化,它作为当今时代特征下的先进生产力,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时,整合了信息、数据、知识和技术等数字化要素,将它们融入生产过程,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这种特质与传统生产力以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为核心所具有的特征显著不同,使得数字化生产模式得以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应用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呈现了双重效应。一方面,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而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能推动建立现代化经济结构。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能够促进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提高技术含量,更是鼓励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构建一个人才链、产业链、技术链和机制链相互交织的生态系统。这种综合性的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为实现高效、可持续、智能化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新质生产力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引擎,不仅在技术和生产模式上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更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活力。
3.新质生产力以新的发展动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曾指出,资本家为追求剩余价值而进行创新,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区别于传统的大量依靠能源消耗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它依靠创新驱动形成,并且体现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强调,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11],让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高无上的作用。新质生产力作为当前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正在推动着这样的变革。一方面,正如梅森在《新经济的逻辑》中所说,"创新的驱动力是成本最小化、产出最大化,以及资源的利用[10]。它确实带来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也可以带来利润上升",创新可以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率来直接驱动物质财富的创造。另一方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在历史舞台上的作用逐渐逊色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知识经济体系和以新兴产业为主体的新经济体系,新质生产力将创新驱动作为关键动力,能够更好地统筹规划高新技术和智力资源,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三、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
(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党的二十大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逻辑转换,是党中央基于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内在规律性的科学认识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性判断。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被确定下来,是历史过程的反映,更是历史自觉的体现。“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是马克思开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从“多快好省”到“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2],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经济建设的前进足迹,是推动经济发展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的历史脉络,体现的是我们党关于发展思想和战略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1.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一个国家和地区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建设可以创造更多物质财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支撑,是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牢牢把握发展这一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但也要认识到,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经济总量规模继续扩大和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我国各方面建设事业的物质条件才能不断得到夯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有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2.高质量发展是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我国经济阶段、发展环境以及发展条件的变化,不断深化对我国经济增长规律、特点的认识和把握。尤其是结合国际环境深刻变化以及国内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及“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等,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经济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速发生趋势性变化,从原来追赶型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真正实现从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和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转向创新驱动的低耗能、低成本、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3.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选择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来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发展必须为了人民、发展成果必须由全体人民共享,这就要求必须加快供给体系、生产体系、投入产出体系、分配体系等改革,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更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和高效运行的国民经济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优化生产函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持续顺利推进。
4.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复杂外部环境挑战的现实需要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应对复杂外部环境和挑战矛盾的主动选择、现实需要。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资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问题更加凸显,全球化趋势趋于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势力不断抬头,国际贸易、投资等要素流动性受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构,我国发展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各种不确定性和矛盾挑战日益增多。面对这些冲击和挑战,我们必须顺应全球科技革命新趋势,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提高科技、人才等高端生产要素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投入产出密度和强度,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效率,加快实现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和贡献,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只有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才能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守住安全底线,确保我国现代化事业不错失机遇、不会被打断进程。
(二)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支撑
新质生产力的兴起将重塑传统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在时代背景、底层逻辑和发展机遇等维度上具有高度同步性和强烈的互动耦合性。
1.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处于相同的历史阶段
首先,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反映了传统生产力观念的局限性。传统的生产力概念主要关注数量和效率的提升,但忽视了质量、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然而,在当今世界,仅仅追求数量和效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产品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正是对传统生产力概念的超越和拓展,强调质量、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其次,新质生产力的出现与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密切相关。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能够更加灵活、高效地生产和管理,进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正是把这些新兴技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变。可以说,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推动中国经济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2.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具有相同的底层逻辑
一是两者都强调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离不开技术领域的创新,后者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开辟了新的产业领域和商业模式。高质量发展也需要依靠技术创新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率,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已然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兴动力引擎。二是两者都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新质生产力通过引入先进设备、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制造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创造更高价值。高质量发展也追求提高整体经济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提升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优化供应链等方式,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以效率变革为核心方式的新质生产力已然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抓手。三是两者都强调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通过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等手段,推动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进步。高质量发展也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四是两者都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需要政府提供创新政策支持、科技投入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支持。高质量发展也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推动结构性改革和加强监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制度保障。
3.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辩证统一、一体发展
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出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随着新技术应用的不断涌现,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崛起,提高效率和生产力水平,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质量发展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提高经济结构合理性、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其所需要的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路径,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了广阔的土壤,使得新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这为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新质生产力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也是在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实现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
2.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科技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一方面,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通过作用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要素,促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主导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坚持将科技进步引发的创新动能作为发展动力,告别了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等传统动力模式,以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以创新驱动实现生产力跃升,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3.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未来产业支撑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载体是产业。离开作为载体的产业,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质量发展也将成为空话。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谋划未来产业。以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为着力点,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4.发展新质生产力能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当前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供给质量、全要素生产效率方面大有可为。创新高质量供给要发挥好“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支撑引领作用,以供给侧“提质增效升级”促进供需关系高水平匹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驱动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的高水平、高效率转化,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不移向新质生产力要核心供给力,着力造就能够创造高质量供给所需的专业化、特色化、多样化拔尖创新人才,不断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四、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从经济学角度看,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具有高效能、高效率、高质量等特点,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型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显创新性、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一)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
1.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他们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创新创造新型生产工具,包括在颠覆性科学认识和技术创造方面作出重大突破的顶尖科技人才,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具备多维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包括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技术工人。
2.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
生产工具的科技属性强弱是辨别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的显著标志。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应用,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削弱了自然条件对生产活动的限制,极大拓展了生产空间,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物质条件。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等非实体形态生产工具的广泛应用,极大丰富了生产工具的表现形态,促进制造流程走向智能化、制造方式从规模生产转向规模定制,推动生产力跃上新台阶。
3.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劳动对象是生产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得益于科技创新的广度延伸、深度拓展、精度提高和速度加快,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大大拓展。一方面,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能量的手段更加先进,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展至深空、深海、深地等;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劳动不断创造新的物质资料,并转化为劳动对象,大幅提高了生产率。比如,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成为重要劳动对象,既直接创造社会价值,又通过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融合进一步放大价值创造效应。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科学技术、管理等要素,都是生产力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只有生产力诸要素实现高效协同,才能迸发出更强大的生产力。在一系列新技术驱动下,新质生产力引领带动生产主体、生产工具、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变革调整,推动劳动力、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便捷化流动、网络化共享、系统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二)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
1.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党领导下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
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迭代,而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13],必将带来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深刻体现出党对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孕育先进生产力。新时代以来,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和融合度,使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先进程度不断提高,逐步形成涉及领域新、科技含量高、交叉属性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实现了生产力的跃迁和质变。
2.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与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相伴随的是,社会主要矛盾也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需以创新驱动为引领,逐步摆脱传统人力和资源型能源驱动增长的模式,实现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变,创造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形成新优势。与高速增长相比,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机制、发展模式等均发生根本性改变,这就要求大力推动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中国经济发展驱动从粗放式的要素驱动发展模式向集约式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深刻转变,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条件[14]。
3.新质生产力是引领全球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
科技创新催先进生产力对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深刻影响着全球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各国围绕产业、技术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竞争日趋激烈。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赋能支柱产业迭代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等为特征,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发展先进程度跃迁的新质生产力,为全球生产力创新性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三)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1.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特点是创新。把握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创新在提高生产力中的关键性作用。回顾历史,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一次次颠覆性的科技革新,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生活水平的大跃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一些国家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难得机遇,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甚至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方向、新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在生产力发展中取得领先地位,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占据发展先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权。
2.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产物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革命性提升,这种提升是整体性的、根本性的,作为其构成要素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必然也有新的内涵。就劳动者而言,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与新质生产力匹配的不再是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劳动者,而是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就劳动资料而言,作为“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随着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新型生产工具将产生,旧的落后的生产工具则会逐渐被新的先进的生产工具所代替,这也是体现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就劳动对象而言,劳动资料的改进和广泛运用,必然会带来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不仅包括传统的自然界物质,而且包括数据等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非物质形态。
3.新质生产力主要体现为生产要素和生产要素结合方式的创新发展
生产的各种要素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仅体现为各种要素的创新发展,还体现为生产要素结合方式的创新发展。随着新质生产力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发展变化,三者的优化组合也将会发生革命性变化,带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化,需要形成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对其加以保护、解放和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新的体制机制,是促进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
总之,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迭代,而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必将带来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五、新质生产力的特征
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15]。
(一)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征
1.新质生产力是面向新兴领域的先进生产力
新兴领域主要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在新一代高新技术群的孕育催化下,不断拓展、衍生并独立形成的领域,是认知域、物理域、信息域、产业域、资本域等综合构成的统一整体。每个新兴领域的形成、发展和演变,都建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曾经的新兴领域可能成为当前的传统领域,而现在的新兴领域也将成为未来的传统领域。新兴领域大多孕育脱胎于传统领域,但其发展演变过程,反映了不同时代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当前的时代发展阶段和科技创新背景下,着力培育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即体现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新质生产力是面向未来产业的先进生产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都改进了劳动工具,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带来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产业结构快速优化升级,给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强大驱动力。而新质生产力作为当前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推动着未来产业的诞生和成长,也有赖于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的培育,并在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持续迭代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壮大。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产业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进而形成的新生产力。
3.新质生产力是着力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依靠科技创新,而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没有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实践。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当然,高质量发展还包括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等内容,但这些都需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来实现和引领,需要通过新质生产力来推动和支撑。
(二)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
1.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第一动力而形成的高科技生产力
科技创新深刻重塑生产力基本要素,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具备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
2. 新质生产力是以产业为主要载体而形成的高效能生产力
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持续迭代升级是生产力跃迁的重要支撑。作为引领产业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效能更高,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特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在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形成一定领先优势。我国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研发模式、生产方式、业务模式、组织结构等全面革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3.新质生产力是以供给和需求动态平衡为落脚点而形成的高质量生产力
供需有效匹配是社会大生产良性循环的重要标志。社会供给能力和需求实现程度受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依托高水平的生产力才能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当前,我国大部分领域“有没有”的问题基本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新平衡。一方面,新需求对供给升级提出更高要求,牵引和激发新供给,撬动生产力跃升;另一方面,基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新供给,能够提供更多高品质、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环保性的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和创造有效需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性。
(三)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特征
(一)新质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势能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跃迁,通过跃迁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通过升级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形成具有强大引领力的支柱产业集群、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集群。以支柱产业形成“量变”优势,以新兴产业形成“质变”的优势,以未来产业形成“突变”优势,形成强大的势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战略带动作用。
(二)新质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动能
产业不是静态的、停滞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今天的“支柱产业”是昨天的“战略新兴产业”,是前天的“未来产业”;今天的“新兴产业”是昨天的“未来产业”,明天的“支柱产业”;今天的“未来产业”是明天的“新兴产业”,是后天的“支柱产业”。19世纪和20世纪钢铁、石油等都成为不少国家的新兴产业,甚至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1世纪,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以新质生产力催生产业的前进,其强大的动能,将推动经济社会迸发强大的动力,实现高速高质量发展。
(三)新质生产力具有立体化的竞争优势
新兴产业可以在国际市场(空间)的竞争中展现强大竞争力,而未来产业是在未来发展(时间)的竞争中形成强大冲击力,空间和时间竞争中迸发的新质生产力具有立体化的竞争优势。新兴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国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一定意义上就是新兴产业的竞争,就是未来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竞争,也就是新质生产力的竞争。未来产业虽然处于孕育孵化阶段,但它代表产业发展方向,具有高成长性、战略性、先导性和巨大的潜力。
六、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
(一)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义
1.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促进我国科技水平实现质的飞跃,是提升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历史需要
当今世界,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科技创新成为大国竞争的主要着力点。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呈现出大国竞争政治化、逆全球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碎片化等新特点。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达国家遏制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各样的举措几乎费尽心机,特别是近几年在中高端技术领域对我国进行全面封锁,在全球发展最为活跃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领域围堵我国,企图让我们在经济上徘徊不前,滑入中低收入陷阱。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本质上就是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促进新技术与新生产要素的有机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就是提升我国科学技术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就是充分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会的窗口期,及早布局和攻关新兴科学技术,在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掌握话语权,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尤其是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活跃领域尽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历史性推动作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将为我国以科技自立赢得发展主动权、以技术升级创造发展新动能的战略选择提供坚实保障,为我国“变道超车”“换道领跑”提供了更多可能,有助于迅速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综合实力。
2.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增强我国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需要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新时代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动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意味着将前沿科学技术用于传统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用于传统生产工艺流程的改进和提升,实现物质生产的现代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智慧车联网、无人驾驶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实现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意味着智慧物流、数据云存储、无线网络接入等的全面覆盖,实现网络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意味着以新能源、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来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意味着以先进生产技术和数智化设备使劳动者从机械重复性劳作中解放出来,便利人民生活,实现人的现代化;意味着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改进教学模式,以及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意味着用先进技术提高武器装备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加强安全防御能力,提升军事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战备素质,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意味着大力推进数字政务、智慧城市建设,保障社会安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实现社会文明的现代化。为了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基层实践,全国各地必须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特征,因地制宜,通过持续的创新驱动发展,形成更多科技含量高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稳定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扩大新质生产力发展规模,为全社会生产力稳定较快发展不断注入强大的新动能,塑造我国发展新优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3.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是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产业所需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还能催生新兴产业形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引入智能制造、数字孪生、万物互联等先进理念和关键技术,促进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传统产业得以不断开创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效率,塑造新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涉及高新技术、先进制造和数字化服务等领域的发展,这些领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这有助于我国开辟新领域和新赛道,重新塑造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就是推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加快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交叉融合的过程,为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将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协调融合和繁荣发展,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4.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提升我国资源配置效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强国目标的主要支撑力量
通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持续不断地努力,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经济大国的目标。目前,我国GDP总量稳居全球第二位。但是,我们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以中低端占比较大,中高端产品与产业在全球的份额仍然不足。为了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育数量充足、在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更多的高科技产品为支撑,特别是在敏感技术领域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全面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步伐。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表明我国要摆脱对传统增长路径的依赖,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经济发展,走出一条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科技驱动经济变革——科技的进步引领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这种变革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改进,更是推动整个经济结构和社会运行方式的革新,从传统的资源密集型经济模式向智能化、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的经济模式转变。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资源高效利用——通过科技创新,开发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友好型技术,引领新的生产方式,在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过程中,将更多资源配置到高效率产业,相应的配置到夕阳产业和低效率产业的资源将更快地退出市场,从而提升行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广新材料、新能源的使用,我国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得以发展转型,降低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污染物的排放,通过引入绿色环保技术、循环生产流程等,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朝着更加创新、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迈进,使经济增长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更多地依赖于技术进步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5.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提升老百姓的高质量消费生活,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要
生产力的发展始终以满足人的需要为价值旨归,对生产力的理解不能离开人的需要来谈,否则生产力就会变为空洞虚无之物。现阶段,我国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是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丰裕的物质条件。1978年以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加快形成和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使现代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进入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直接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让我们的大众消费品质量更加可靠、中高端消费品占比更大、全社会的现代服务能力更强,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好满足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新质生产力的现实作用
1.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社会总供给结构优化的关键
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社会总供给结构优化的关键。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但生产力并不是人们赤手空拳所展现出来的力量,而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开展生产的能力,包含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因此,形成新质生产力,可以通过两种机制激活有效需求。一方面,从新质生产力的主体要素看,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可以带来收入增长和支付能力的提高,进而扩大消费需求;从新质生产力的客体要素看,新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出现,会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这将引致消费升级进而扩大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从新质生产力中主体和客体的结合方式看,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实质上就是微观经济主体开展投资活动的过程,促成这种优化组合的顺利实施,将有效扩大投资需求。
2. 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以新的生产要素带动消费升级
从新质生产力的客体要素看,新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出现将有力带动消费升级,创新的产品类型、良好的产品质量、优质的产品服务,都是挖掘消费需求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新的劳动资料特别是劳动工具的创新将有助于开发新的商业模式,为消费活动提供新的渠道。譬如,新一代通信技术创造了电商、直播、众筹、社区团购等新的消费方式,极大降低了消费活动的交易成本,使得全国乃至全球商品都可进入消费者的购物清单。另一方面,劳动对象的创新将直接形成产品创新,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譬如,基于新材料的产品创新不仅改变了生产生活环境,也使得产品性能更为多样化,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
3. 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以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投资需求
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共同构成了社会总需求,鼓励有效益的投资,是当前扩大有效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质生产力不仅来自生产力各要素迸发出的能量,也源自各要素优化组合的跃升,而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以新的方式有机结合的过程,从微观上看即经济主体开展新投资的过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生产力要素,出现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众包、众筹等一大批新的生产组织方式。让这些新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并运转起来,激活有效益的投资需求。
七、新质生产力系统结构要素提升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升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系统结构要素,全方位提高劳动者素质,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创造和应用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打造新质劳动工具;拓展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推动更高水平的生产要素组织;科学处理新质生产关系,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生产关系;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客观全面反映新质生产力。练好新质生产力的“内功”,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着力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和质变。
1.全方位提高劳动者素质,打造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新型劳动者队伍
科学技术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去掌握去发展,科学技术只有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生产工具,劳动资料才能成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这一转化过程就要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有赖于人的发展,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生产活动的承担者。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能动要素,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直接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仅体现为高新科技开发、融入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方面,更体现在提升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等方面。不同时代对劳动者的要求各不一样。比如,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当数据成为劳动对象、算法成为劳动工具时,劳动者必然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字素养,掌握一定的数字技能。能够操作、控制、维护数字技术和设备,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劳动者的标配。
持续提升素质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最本质要求。劳动者是全部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劳动者,科学技术不会出现,先进的生产工具也一无是处。高素质的劳动者与高水平的生产力是相匹配的,没有高素质的劳动者一定不会出现高水平的生产力。教育和人才是提升劳动者素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跃迁的重要支撑。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十分必要。
(1)加快培育创造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围绕重要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加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力度,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力度,构建全方位基础学科教育体系,推进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能够能够驱动科技创新、创造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型人才
(2)培育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围绕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针对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源源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针对新质生产力对应的新产业、新业态,培养一批能够熟练应用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伴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的产业和新的业态不断迭代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高技术服务业等将蓬勃发展。产业结构的变迁需要人才结构与之匹配,应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深化校企联合,支持订单培养和定制培训,聚焦重点产业、企业和岗位需求,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健全技术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完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立合理的薪酬待遇制度,体现技能型人才的劳动价值。
(3)加快培育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优秀创新型新质企业家。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断涌现,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优秀企业家培育,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规划引领。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加强部门协作,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将培养企业家队伍与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同步谋划、同步推进,鼓励支持更多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在实践中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要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企业家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支持企业家创新发展,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依法保护企业家拓展创新空间,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将创新创业作为终身追求,增强创新自信;提升企业家科学素养,发挥企业家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吸收更多企业家参与科技创新政策、规划、计划、标准制定和立项评估等工作,向企业开放专利信息资源和科研基地;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家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探索建立创业保险、担保和风险分担制度;强化企业家“以质取胜”的战略意识,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把产品和服务做精做细,树立具有一流质量标准和品牌价值的样板企业。支持企业家追求卓越,弘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支持企业家敏锐捕捉市场机遇,不断开拓进取、拼搏奋进,争创一流企业、一流管理、一流产品、一流服务和一流企业文化,提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脱颖而出,培育发展壮大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4)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在华外资企业、外籍科学技术人员等承担和参与科技计划项目,为全球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推动人才生态环境现代化,打通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流动诸环节,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扩大人才对外开放;要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优化人才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制度环境。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和激励,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2.推动劳动资料迭代升级,创造和应用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是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马克思这样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的内容很丰富,在生产工具、基础设施和能源设施三大类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旧的落后的生产工具会逐渐被新的先进的生产工具所代替,生产工具的进步代表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人类社会的进步,三次工业革命就表现为生产工具的突飞猛进。新时代背景下,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劳动资料迭代升级,创造和应用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掌握和用好新型生产工具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其中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重中之重。
(1)制度层面,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各方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造更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科技”。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鼓励科技创新;持续实施“专精特新”计划,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强化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
(2)技术层面,要补短板、锻长板,重视通用技术。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攻克“卡脖子”难题;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持续增强高铁、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全产业链优势。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纵深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大力推广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工具,加快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3)产业层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型生产工具发挥作用提供更大舞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激励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研发应用新型生产工具主力军的作用,加强创新要素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拓展劳动对象种类形态,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劳动对象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进行加工使其成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那部分物质资料,是被劳动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劳动只有与劳动对象相结合,才能创造社会财富。最初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界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的自然界物质都是劳动对象,只有进入生产过程的自然界物质才成为劳动对象。如果实现了某一领域的重大突破,未知领域转变为已知领域、未知自然界物质转变为已知自然界物质并进入生产过程,这无疑会出现新质生产力。
劳动对象是人类活动对象化发展的产物,直接体现了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有不同的劳动对象,同时,劳动对象的质与量也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劳动对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劳动工具使劳动者的获取能力、计算能力、处理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也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使其不再局限于有形物质对象,信息、数据、知识等都成为了新的劳动对象。伴随着科技创新的推进,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劳动对象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数据等新型劳动对象在各行各业中广泛渗透,“浩瀚的数据海洋就如同工业社会的石油资源”,当数据被有效收集、整理、分析、挖掘和处理后,可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效能。
拓展劳动对象种类形态,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点,拓展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能够不断开辟生产活动的新领域新赛道,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要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增长引擎,强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强对未来产业的统筹谋划,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对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进行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做好生产力储备。
4.提升生产要素组合效率,推动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要素协同匹配
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推动产业组织和产业形态变革调整,不断提升生产要素组合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管理提升生产要素组合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各种要素一定的情况下,生产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结果与管理活动有密切关系,生产力的状况直接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是生产力中最为抽象的要素,是一种无形的“粘合剂”,将各种生产力构成要素联系起来。“人”是生产力的本质,人类诞生之时就具有社会性,通过生产关系联结起来构成人的“集体组织”,只要有集体组织存在,就需要管理活动,只有通过管理才能使所有个体达成一致,实现单个个体无法实现的目标。
(1)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依托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协同共享和高效利用,推动生产组织方式向平台化、网络化和生态化转型,打造广泛参与、资源共享、精准匹配、紧密协作的产业生态圈,加速全产业链供应链的价值协同和价值共创。提升对生产力各要素的高效利用质效,推动生产管理向平台化、网络化和生态化转型,提升管理水平。打破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便捷化流动、网络化共享、系统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让市场要素流向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的环节。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为市场经营主体构建良好营商环境。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创新资源要素布局,发挥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潜力及辐射带动作用。优化生产力国内布局,推动重点产业有序转移。
(2)打造高效互联的基础设施。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集聚集群发展,提高基础设施利用效率。提升区域运输服务水平,促进运输结构调整新发展。提升国际运输能力工程,拓展国际航空运输网络,开拓加密近远洋航线,强化中欧班列品牌线路集聚效应。实施多式联运高效发展工程,引导多式联运枢纽区布局。统筹能源供应安全保障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坚持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持续推进网络基础设施部署建设,加快5G网络规划建设和通信网络应用升级,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加快发展卫星互联网。
(3)着力优化金融供给服务。金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血脉,需完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体系。发挥资本市场在激励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健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壮大风险投资市场,促进一批革命性、颠覆性技术领域初创企业发展壮大。发挥各级各类银行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鼓励银行机构在确保安全可控前提下积极开发创新信贷产品。加大科技专项贷款和产业发展专项贷款支持力度,提升银行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中的参与度。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加大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对企业科创贷款的担保支持,为科技创新贷款担保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4)加快发展数据要素市场。积极发挥数据要素的“融合剂”作用,推动现有业态和数字业态跨界融合,衍生叠加出新环节、新链条、新的活动形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数字贸易、智慧物流、智慧农业等新业态,促进精准供给和优质供给,更好满足和创造新需求。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数据资源国,具备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应加快推进数据资产化进程,打造大规模高效运行的数据资产市场,把海量的数据资源转化为科研创新活动的巨大推力,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视数据要素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建立规范的数据要素管理体系。从法律层面明确界定数据要素的产权,设立全国性的数据确权登记平台。制定数据要素的价值评价体系,明确数据要素的可信度、共享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指标,以便更精准地进行数据要素的评估和交易。完善数据要素市场,激发数据要素的创造和流通。加强数据开放共享,打破数据要素壁垒,使数据在流通中产生更大价值。持续监测和定期评估数据安全措施,不断改进和加强数据安全策略。
(5)补齐产业发展的短板弱项。抓住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科研攻关,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尊重科研规律,完善科研资源配置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科学统筹、集中力量、协同攻关。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现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一体化布局。发挥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坚持企业主体、政府主推、高校主动、人才主力、市场主导。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坚持全球视野、开放思维,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高水平开放。
5.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生产关系
改革的过程就是生产关系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需要通过改革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从历史经验看,中国创造的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是通过改革开放调整生产关系,进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结果。我国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方面优势,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区域间、企业间充分流动,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了生产力质的提升。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也需要构建与其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让各类优质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是释放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的有效手段。
(1)以经济与科技体制改革为基础推动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不以增加要素投入为前提,重点是将现有各类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重新配置,通过将生产要素从低效率生产主体配置到高效率生产主体,提升全要素的生产率。进一步深化土地、能源、金融等要素改革,推动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经济体制是科技体制的重要基础,能从宏观层面影响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角度,加强创新激励与成果保护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的保障,需以有效市场畅通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以有为政府实施专利保护,构建良好创新环境;从金融财税角度,既要以数字技术为依托,构建具有强适应性、高竞争性、广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适应新质生产力资金要求,又要优化国家预算安排,加大先进产业和前沿领域专项资金支持,以更大的税收优惠和减免建设激励性的创新发展环境;从收入分配角度,完善要素贡献参与分配机制,激发各主体创新活力。科技体制直达科技创新行为本身以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不断破除制约科技创新活力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统筹健全科技政策体系,针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战略博弈必争领域强化精准政策支持,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创新政策与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的统筹协调。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形成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科研评价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速度。健全科技创新治理机制,完善新技术研发应用的法律制度,优化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土壤。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大对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的支持,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从科技创新层面,政府通过设立国家实验室、创新平台以及面向前沿领域布局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方式,引领科技创新方向,集中资源促进技术革命性突破。从成果转化层面,以专利保护和激励机制建设为重点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对接创新与市场需求,以原创性创新和颠覆式创新成果为导向,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2)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全球最完整产业体系供给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需求优势,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高效协同,突出管战略、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加强行业指导,加强企业服务,健全产业治理体系,促进新质生产力诸要素实现高效协同匹配。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是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动力来源,创新行业和部门的强市场反馈和可持续前景,使得资本、劳动和数据等生产要素不断进入创新领域。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是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内在激励。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和成果导向的评价体系,推动创新资源向市场主体汇集,形成以企业为主的政产学研多主体融合创新体系,有效提升创新要素配置效率。要素市场化改革是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关键路径。其一,优化资本市场运行与监管,提升资本市场自由度,丰富金融产品品类,构建更全信息、更多维度、更广覆盖的信用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以资金要素创新配置激发万众创新;其二,完善数据要素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交易规则,推动数据要素共享与流通,以数据要素创新配置发挥生产倍增作用;其三,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给予劳动力更高的自主权和更流畅的上升渠道。以“揭榜挂帅”和“赛马”等形式发布创新任务,提高劳动者创新积极性,以劳动要素的创新配置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依托。
(3)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为基点营造国际创新环境优势。开放与合作促进创新源泉充分涌流,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推动国际创新合作,使我国科研人员能够充分交流并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处于时代创新前沿,并洞悉未来发展趋势,形成我国先进产业布局与科研创新发展的重大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也是将国内市场扩展到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劳动、技术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规则和商品市场法律体系的对标,打造自由贸易区和合作平台,构建开放包容、协调一致且互利互惠的国际市场,能够营造良好国际创新环境,激发科研创新活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共进,在开放环境下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合作网络,积极参与全球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拓展技术交流和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与国际先进企业、研发机构建立长期、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推动技术创新和转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鼓励国内企业积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实现技术交流和合作的跨越式发展。加大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投入,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注入活力。
6.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客观反映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成效
(1)全要素生产率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全要素生产率也称多要素生产率,是度量经济单元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是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中用来衡量纯技术进步在生产中的作用的指标的又一名称。经济学角度来讲,全要素生产率一般的含义为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利用的效率。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生产率与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都贡献于经济的增长。从效率角度考察,生产率等同于一定时间内国民经济中产出与各种资源要素总投入的比值。从本质上讲,它反映的则是某个国家(地区)为了摆脱贫困、落后和发展经济在一定时期里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
(2)技术进步和要素组织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二是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前者依赖于科技创新,后者依赖于制度改革带来的红利释放。具体而言,既需要支持科技创新的发展,如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也需要深化改革开放,如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
(3)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全要素生产率反映了资源配置状况、生产手段的技术水平、生产对象的变化、生产的组织管理水平、劳动者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以及经济制度与各种社会因素对生产活动的影响程度,其主要依托于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两种途径实现,这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基本一致。即新质生产力强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驱动,其结果直接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能助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八、科学系统践行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不断深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指标,练好新质生产力的“招式”,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路径,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带动整体发展,以创新力量勇攀科技高峰,不断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建立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深化“四链”“四化”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优化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制体制及环境。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形成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
(1)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2)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核心作用。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是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我国近代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是与历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导致科技弱、国力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1]。
(3)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发挥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保障作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有赖于人的发展。劳动者是生产力的能动要素,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直接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十分必要。
(4)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发挥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引领作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从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总结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理论,不仅能指导我国高质量发展,也能够为其他国家的贡献中国智慧。
2.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系统性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传统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决定了我国必须转换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和绿色低碳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其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而要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只有把创新发展置于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与核心之上,以创新为核心、为动力、为先导,才能真正实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才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更好地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才能实现系统性的、整体性的、贯穿于全局的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1)贯彻创新思想,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思想驱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根本转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紧扣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明确我国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关键领域尽快实现突破,力争形成更多竞争优势。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构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坚持强化激励。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落实以人为本,尊重创新创造的价值,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汇聚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坚持扩大开放。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领者和重要规则制定的参与者。
(2)构建创新路径,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创新路线。提升创新能力。形成面向未来发展、迎接科技革命、促进产业变革的创新布局,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一系列重大瓶颈问题,扭转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构建创新体系。科技与经济融合更加顺畅,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治理更加科学,创新效率大幅提高。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成为全球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聚集地。打造创新经济。推动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创造新技术和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新需求和新市场,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更高质量的就业、更高水平的收入、更高品质的生活。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生产力,形成经济发展质量高、能源资源消耗低、产业核心竞争力强的局面。优化创新环境。激励创新的政策法规更加健全,进一步优化创新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更加优化,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产权、包容多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和价值导向。
(3)打造创新系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系统支撑。以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要按照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共同驱动,建设创新体系,推动主要领域创新转变进行布局,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系统。构建创新机制。以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抓创新首先要抓科技创新,补短板首先要补科技创新的短板。科学发现对技术进步有决定性的引领作用,技术进步有力推动发现科学规律。要明确支撑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加强科学探索和技术攻关,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体制机制创新要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等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建设创新体系。以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明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网络,建设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改进创新治理,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分工,构建统筹配置创新资源的机制;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保护创新的法律制度,构建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实现创新转变。以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将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
3.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支撑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要求。纵观人类发展史,科技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着力发展高质量经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创新做好“动力引擎”、当好“开路先锋”,注入强大动力。新时代新征程,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只有以创新力量勇攀科技高峰,不断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以强大科技作支撑,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着力点、主要支撑体系和新的成长空间,实现创新驱动型增长,将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目标扎实落地。
(1)强化原始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头供给。坚持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探索目标相结合,加强对关系全局的科学问题研究部署,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品产业创新的整体水平,支撑产业变革和保障国家安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优势,集成各方面创新资源,加快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大力推进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面向科学前沿加强原始创新,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学研究方向,提升我国对人类科学探索的贡献。加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究,强化对科技变革性、苗头性态势分析,研判可能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技术和技术群,围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技术、先进能源等科技前沿突破方向进行研究。加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前沿和高技术研究,从国家紧迫需求出发,举全国之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围绕涉及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卡脖子”问题,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加快研发攻关。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突破基本原理、基础软硬件、基础材料等瓶颈制约,加大对空间、海洋、网络、核、材料、能源、信息、生命等领域重大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攻关力度,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安全、自主、可控。围绕支撑重大技术突破,推进变革性研究,在新思想、新发现、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上积极进取,强化源头储备。建设支撑高水平创新的基础设施和平台。推动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突出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的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大型共用实验装置、数据资源、生物资源、知识和专利信息服务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研发高端科研仪器设备,提高科研装备自给水平;建设超算中心和云计算平台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形成基于大数据的先进信息网络支撑体系;大力发展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突出前沿技术交叉融合,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2)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动能。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开辟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持久动力。加强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在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加大统筹力度,加强科技资金、人才队伍、科研基础设施的统筹,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标志性重大战略产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鼓励企业家与科学家深度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建设高质量标准体系,强化产业标准系统化、国际化布局,以标准化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加强重点产业专利布局,提升工业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以科技创新全链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两大需求为牵引,坚持支撑科技攻关和服务实体经济同步推进,综合运用信贷、基金、债券以及科技保险等金融手段,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提供灵活充足的资金供给,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3)高质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持续供给。高质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等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高质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从而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持续供给。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0—1”的原始创新,该阶段的成果是高层次专业人才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高科技企业集团的研发中心研究出来的,需要国家科研经费、社会科研经费、企业科研经费以及科研基金的投入。第二个阶段是“1—100”的科技成果转化,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将基础原理转化为生产技术专利的创新,包括小试、中试,也包括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开发形成功能性样机,确立生产工艺等。第三个阶段是“100—100万”的产业化,该阶段是将科技成果通过标准化,通过大规模生产实现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过程。要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就要以提升成果转化效率为目标,以成果库建设、技术交易平台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建设、中试(平台)基地建设、转化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构建从成果挖掘—技术验证—中试熟化—产业化示范的完整链条。一是加强科技成果挖掘。成果丰富源头供给,建设分类成果库,建设科学数据中心,建设技术服务与交易运营平台,培育引进技术经纪人队伍。二是打通概念验证环节。建设布局概念验证中心,提供原理或技术的验证服务,加强验证中心与验证项目的管理与支持。三是强化中试能力建设。加强科技成果重视转化基地建设,提升科创园中试承载能力,建设沈抚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四是培育转化示范基地。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打造成果转化与承接平台,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拓展健全相关公共服务。五是探索成果转化新机制。 探索“高校院所+转化机构+科创基金”“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科技成果转化三阶图(制图人:王羽)
(4)以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场景牵引。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能级跃迁。如何把握新范式开辟新进路,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2]。当前,科技创新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技术进步,而是转变为针对特定环境的解决方案。企业作为场景的主要建设者、成果转化应用场景的主导者,在场景驱动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产业体系现代化,而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依然凸显,以高校院所主导的传统转化方式难以适应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趋势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以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企业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联合产业链生态伙伴将打破传统科技成果转化线性模式的瓶颈。因此,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和重大场景进行科学布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建构场景驱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新方式,推动企业主导型科技成果转化新型组织模式,健全完善科技成果高质量供给、高效率转化的创新生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场景上,以新技术的场景化快速应用有效破解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新质生产力持续涌现和快速发展。
4.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产业载体
产业是生产力的载体,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成为社会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1)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孕育形成生产力“新的质态”。新质生产力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物质基础,夯实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为新型工业化找到了新增长点,增强了新型工业化的内在驱动力,推动工业化进程向更高阶段迈进。新型工业化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应用领域,工业领域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又推动现有的生产要素、生产方式、组织形式与商业模式全面革新,促使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形成指明了方向[5]。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将加速成产工具升级换代,引领劳动资料效能提升;持续开拓新生产场域,促进劳动对象范围拓展;塑造新型产业,激发劳动者能力跃升;推动发展模式创新,驱动生产要素组合优化,放大价值创造效应,释放新的生产力发展潜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立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更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关键在于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方向,落实好工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要求。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都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都要求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核心是创新,新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要素供给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工业化是以创新为动力、建立在绿色化和智能化基础上的工业转型升级过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就是要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把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推进各领域新兴技术跨界创新,构建结构合理、先进管用、开放兼容、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产业质量升级。
(2)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质生产力的“量变”。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在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在产业高端化方面,要一手抓基础支撑,突破一批基础元器件、基础零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另一手抓产业高端装备引领,在大飞机、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标志性的重点产品,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密集程度,向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迈进。在智能化方面,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的融合及应用,通过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感知和采集,以及人工智能与生产设备和控制系统的融合,实现生产控制和运营优化等方面的智能化变革,形成具有一定自治功能的智能生产和运行系统,打造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在绿色化方面,要加快实现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推进传统产业制造工艺革新和设备改造,提升产业绿色化发展水平。通过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提升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3)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实现新质生产力的“质变”。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对我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实现跨越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经过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出规模不断壮大、重点领域增长强劲、要素高效聚集、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以及政策环境不断完善等鲜明特征,充分发挥了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通信、集成电路、超高清显示等技术创新和应用,全面提升信息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基因技术应用服务等产业化发展,壮大生物产业;加大核能、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产业中的新能源生产比重;发展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功能稀土材料、信息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实施材料基因工程,加快建设材料强国;推进重大装备与系统技术工程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加快形成分布式、个性化、柔性化、智能化的新型高端装备发展模式;加快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进程,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节能和环境治理新技术,扩大资源循环利用,壮大节能环保低碳产业;加快航空发动机及机载设备等技术研发,完善卫星及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遥感、通信、导航等卫星应用,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提升大型船舶、海工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发展智能船舶、特种船舶等高技术船舶和各类海洋工程平台、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储运等高端设备,构建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数字文化内容创作等创意产业。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上持续加力发力,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中国名片。
(4)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实现新质生产力的“突变”。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重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不断加深,催生出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新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我国具备工业体系完整、产业规模庞大、应用场景丰富等综合优势,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促进创新要素向未来产业聚集,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着眼于未来产业,要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建立多元投融资支持体系,为未来产业的培育创造良好条件。一是要加强未来产业前瞻系统部署,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打造未来产业瞭望站,利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技术精准识别和培育高潜能未来产业。二是要打造未来产业标志产品。面向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类脑智能等加快软件产品研发,鼓励新产品示范应用,激发信息服务潜能。做强未来高端装备,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突破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超高速列车、下一代大飞机、绿色智能船舶、无人船艇等高端装备产品,以整机带动新技术产业化落地,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体系。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补齐基础元器件、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基础软件等短板,夯实未来产业发展根基。三是丰富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发挥中央企业丰富场景优势,加快建设多元化未来制造场景。加快工业元宇宙、生物制造等新兴场景推广,以场景创新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依托载人航天、深海深地等重大工程和项目场景,加速探索未来空间方向的成果创新应用。依托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打造绿色集约的产城融合场景。创新未来信息服务场景,加速形成普惠均等、便捷智慧的信息服务新方式。四是要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支持未来产业企业创业和技术研发,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通过上述举措,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释放更多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育竞争新优势。
(5)推动“四链”深化融合,保障新质生产力安全发展。创新链是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商品化的全过程,包括科学发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环节,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线。产业链是产品产业化过程中提供生产或服务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流通销售、终端消费等环节,是经济增长的主体。资金链是服务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再到产品生产或服务全过程形成的资金链条,包括政府投入、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市场融资等环节,是经济运行的血液。人才链是贯穿人才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各环节全过程的链式结构,包括教育培训、科研创新、技术应用、管理服务等环节,是经济发展的灵魂。简单来说,四链融合就是要实现创新、产业、资金和人才等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循环流转,形成更加高效、稳定的要素供给能力,实现更加畅通无阻的经济循环。“四链融合”关键在“融”,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形成“一载体、一动力、两关键”的组织架构。其中,产业链是主要载体,创新链是重要动力,资金链和人才链是关键因素。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三次产业跨界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事关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需求,找准“卡脖子”、“掉链子”薄弱环节,着力补短板、锻长板,提升产业体系自主可控能力,保障极端情况下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围绕重点产业链深入推进“强链补链稳链”,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促进全产业链发展。调整优化产业链布局,加快建设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产能储备和备份。完善产业安全发展环境,开展重点领域产业竞争力调查和产业安全评估,建立健全产业救济机制和政策体系。
5.推动“四化”深度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时代底色
加快发展方式创新,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立足点,瞄准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方向,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进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四化”深度发展,增强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1)加强高端化发展,大力推进“高端新质生产力”。高端制造产业一般是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具有技术、知识密集,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关键性强,带动性大的特点。高端制造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中国发展高端制造产业的目标是通过产业升级,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高端产品国产化,出口产品高附加值化。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优化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制造业领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鼓励面向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制定先进技术转化应用目录,建设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势领域锻长板,推进强链延链补链,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迭代,完善产业生态,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支持传统制造业深耕细分领域,孵化新技术、开拓新赛道、培育新产业。持续巩固“去产能”成果,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完善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管理制度,科学细化项目管理目录,避免对传统制造业按行业“一刀切”。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支持企业聚焦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薄弱领域,加快攻关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强化传统制造业基础支撑体系。深化重点产品和工艺“一条龙”应用,强化需求和场景牵引,促进整机(系统)和基础产品技术互动发展,支持企业运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实施技术改造,扩大创新产品应用市场。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聚焦消费升级需求和薄弱环节,大力开发智能家居、绿色建材、工艺美术、老年用品、婴童用品等领域新产品。推动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加高端产品供给,加快产品迭代升级,分级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实施卓越质量工程,推动企业健全完善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加快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建设,持续保护老字号,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制造”高端品牌。推动传统制造业标准提档升级,完善企业技术改造标准,用先进标准体系倒逼质量提升、产品升级。
(2)加强数字化发展,大力推进“数字新质生产力”。当前数字技术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促进新质生产力的产生发展。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产生的新质生产力主要表现为“数字生产力”。“数字生产力”指通过数字技术融合其他生产要素,创造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能力,是生产力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位一体”的数字化结果。数字经济为生产力三要素的更新提供基础。首先,数字经济时代,劳动者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有助于不断提高其素质与技能水平。并且,数字经济催生了大量新兴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了掌握新科技、拥有新技能的新型劳动者。其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劳动资料实现智能化升级,生产过程更加高效精准,在劳动资料更新和生产过程优化的动态调整下,数字经济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迭代更新的劳动资料。再次,随着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还促进了跨界融合和创新发展,使产业界限更加模糊,劳动对象的范围得以延展,进而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后,数字经济不断更新生产力三要素,实现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更新技术的劳动资料、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的创新性配置和全方位优化组合,进而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大力推进数字新质生产力,核心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利用数字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赋能行动与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大力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深入实施“数字农业”“数字林业”“数字海洋”“数字供销”工程;纵深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深入实施数字技术创新突破工程,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组织方式和激励机制,突破集成电路、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数字经济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培育数字产业集群。
(3)加强智能化发展,大力推进“智能新质生产力”。智能技术是未来的通用性技术,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和建设的基础生产力。随着科技进步和应用,智能技术不再是单纯的基于信息的专门型技术,而是重塑社会生产力的通用技术。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它将推动实体经济实现革命性的升级换代,从而催生智能经济新形态,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领。智能经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土壤。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将加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和动力变革,重塑工业的基础再造、生产和服务模式创新等各个环节,从而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为智能经济提供全新的动能。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将激发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和渗透到各行各业,从而构建起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新形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将助力重大科学发现和前沿技术应用,与生物制造、脑科学、经济、能源、文化创意等领域交叉汇聚,有望打造颠覆性产品和产业,加速未来产业的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还将带来文化创造和传播方式的创新,丰富文化产品,提升跨领域、跨时空的文化传播效率,加速文化融合进程。随着智能化发展,产品逐渐向智能转型,智能技术改变产品硬件和软件系统,多元功能和多元形态,“硬件+服务”物联创新模式等将开启新产品创新。云计算、智能汽车、智能安全、移动互联网等多元场景,形成了遍布交通、家居、医疗、教育、制造等产业生态。数字孪生技术依赖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机器学习、数字仿真、数据挖掘、VR技术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通过数据和信息交互以虚控实支持产品实体的生产、使用和服务字化,实现产品制造和产品本身的智能化、数。随着智能化技术支撑的智能决策和生产逐渐融入生产和消费,生产组织和居民生活的模式将呈现新形态;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逐渐成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其他类型生产力的支撑。
(4)加强绿色化发展,大力推进“绿色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绿色技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构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国际竞争力。利用碳交易等市场化和财税手段,推广应用先进绿色技术,发展绿色供应链。做大绿色农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发展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确保种子安全、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做强绿色制造业,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和绿色生态产业区。做优绿色服务业,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理念,推进能源革命、消费革命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丰富绿色消费场景,推广普及废旧消费品回收和绿色智能消费品换新业务,着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实现绿色低碳的新消费场景和品类,构建全产业链条的绿色循环闭环。
6.优化区域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区域支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各界已形成高度共识。正因如此,应警惕并预防热情冲动下的一哄而上与重复建设,引导地方因地制宜有序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区域之间异质性强,区域发展差异大,要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流动促进产业合理分工,优化区域新质生产力资源布局,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推进跨区域的创新资源整合联动,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大契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创新中心与区域产业体系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区域间协同融合,提高战略取向一致性,促进不同区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形成合力,不断将我国区域空间回旋余地大的优势转化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加快形成多极点支撑、多层次联动、网络化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和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优化区域新质生产力资源布局。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等国家发展战略,做到战略实施集成化、防止政策碎片化。要立足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和老、少、边等特殊类型区发展基础,瞄准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与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引领,结合新型城镇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以系统思维促进区域空间布局优化、推动不同战略协同融合,实现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化科技与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科技与教育是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但我国目前科技与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并不平衡。协调推进各区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进一步优化科技与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除了进一步实施并完善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对口支援与对口合作政策外,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总体框架下,中央政府在分配科教资源时应向发展不充分的区域(主要包括欠发达地区与老工业基地)适度倾斜。优化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区域格局。人才是提升国家与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第一资源,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当前各区域的人才密度相差较大。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需要在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的同时,促进人才在不同区域间更为合理地布局并实现协调发展,尤其是应加快提升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吸引能力。优化区域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各个区域均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需求,在推动各区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提升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水平和层次,推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企业围绕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进行更为科学的分工与合作。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生物科技、新材料、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是各个区域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时重点关注的对象,需要加强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
(2)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提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层次。在发达地区有选择地发展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占领全球技术与产业发展制高点、提升全球发展引领力的必然要求。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的实施会增强发达的城市地区的辐射能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带动作用,并在不断壮大发达地区实力的同时为中央政府调控区域发展提供更多资源。东部地区注重提高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全面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中西部地区走差异化和跨越式发展道路,柔性汇聚创新资源,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在重点领域实现创新牵引,培育壮大区域特色经济和新兴产业。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注入新的活力。老工业基地老化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内部缺新”,即随着时间推移老工业基地的产业与技术会形成路径依赖并导致区域内部缺少适应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潮流的意愿与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根治老工业基地“内部缺新”的痼疾,重建其地区比较优势。打造区域创新引领高地。优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布局,推进国家高新区按照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的方向转型升级,开展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增长极,增强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
(3)推进跨区域的创新资源整合联动。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推动区域间共同设计创新议题、互联互通创新要素、联合组织技术攻关。提升国家战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统筹和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优势地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优化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间的联动。在四类主体功能区中,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是发达地区,而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主要为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主要承担提供农产品与生态产品的职能,而发达地区的主体功能是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在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提供的生态产品会产生惠及其他相关区域的外溢效应,但其提供的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低或难以由市场定价。为此,应根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在这些区域间布局产业链,建立整合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利益共同体,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建立上下游地区间、地理毗邻的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的高质量发展联动机制,科学制定规范的区域间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以协调不同主体功能区间的利益关系。拓展区域合作领域并提高区域合作的成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距离的阻隔,将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区位条件的区域联接起来,促进经济一体化。
(4)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高地。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型城市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支撑区域协同创新和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期,应一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继续推进区域创新高地发展。推进自创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一流高科技园区和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树立全球视野,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进一步优化体系建设,加强动态监测和分类指导,健全园区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各类资金、资源要素向自创区高新区集中,促进科技、教育、产业、人才、金融等在园区融通发展;做大做强农业科技园区,加大对农业科技园区创新主体培育、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开放合作、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高标准建设创新型城市,支持科创城结合创新发展需求,争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布局高水平实验设施、创新基地等,重点招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高端技术人才,建设成为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的主阵地。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适度超前布局5G、算力等信息基础设施,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高地。
7. 壮大创新主体,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主体活力,系统提升各类主体创新能力,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
(1)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生产力跃迁主要力量在企业。通过创新创业和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生态构建和文化重塑等方式推动企业由低阶(L0级)向高阶(L5级)迈进,既可以直接支撑生产力的跃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还可以引领地区的经济社会由低阶(L0级)向高阶(L5级)迈进。要充分发挥大企业主力军和中小企业生力军作用,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激发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微观主体活力和动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坚持发展和帮扶并举,加快完善中小企业工作体系、政策法规体系、优质高效服务体系,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大企业在技术、标准、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和中小企业在产业创新、强链稳链中的支撑作用,支持中小企业深度融入大企业供应链,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
▲ 企业和地区L0-L5等级图(制图人:王羽)
(2)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引导大学加强基础研究和追求学术卓越,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形成一批优势学科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建立创新能力评估基础上的绩效拨款制度,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创新水平。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强化学科体系建设,深度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要求,在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方面下功夫,不断完善优势与特色、传统与新兴、应用与基础、综合与交叉相促进的学科总体布局,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校在发展基础学科方面具有深厚优势,要持续加大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挖掘基础研究的创新点,深化拓展基础学科服务面向新质领域的科研成果,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瞄准新兴科技领域,梳理凝练学科发展新方向,探索新兴学科尤其是“高精尖缺”学科的生长点,形成一批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新学科,引领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加快学科的深度交叉,通过组建跨学科团队、搭建多学科交叉平台、跨学科招生和联合培养等方式,将学科交叉优势转化为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优势,在新领域新赛道上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强大力量。
(3)建设世界一流科研院所。明晰科研院所功能定位,增强在基础前沿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中的骨干引领作用。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符合创新规律、体现领域特色、实施分类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根据科学技术活动特点,把握好科学研究的探索发现规律和技术创新的市场规律,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建立相适应的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增强科研院所创新创业活力。找准制约科研院所创新发展的主要体制机制障碍,精准精细研究改革政策措施,提高改革的质量和效益。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和激励机制,推进科研人员创新劳动与其利益收入对接,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根据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公益性研究、技术开发等不同类型科研院所的目标定位和主要任务,以激发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核心,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有针对性地制定改革举措,系统设计、分类指导、先行先试、逐步推广,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推动科研机构创新发展,充分释放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活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围绕国家重大任务,有效整合优势科研资源,建设综合性、高水平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基地,在若干优势领域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世界级科学研究中心。
(4)大力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围绕区域性、行业性重大技术需求,实行多元化投资、多样化模式、市场化运作,发展多种形式的先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机构。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一是突出“新的运行体制”。打破传统科研机构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探索与国际接轨的治理结构和市场化运行机制;依法制定章程,构建完善的组织体系、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所)长负责制。推动公益类科研院所依章程管理,在章程规定的职能范围内可自主设置、变更和取消单位的相关机制和机构。推动转制类科研院所深化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出资人管理体制和企业化运作机制,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股份制改造,符合条件的可实施员工持股。二是突出“新的财政支持政策”。根据新型研发机构类型和实际需求给予财政科技经费稳定支持,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赋予新型研发机构经费使用自主权,在确定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范围内,可以自主确定研究课题、自主安排科研经费使用。三是突出“新的绩效评价机制”。对新型研发机构实行个性化合同管理制度,根据合同约定,由理事会下设的评估委员会进行评估,围绕科研投入、创新产出质量、成果转化、原创价值、实际贡献、人才集聚和培养等方面,做出符合机构设立目标和符合科研规律的评估。由理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对资金使用情况实施审计,审计结果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参考。四是突出“新的知识产权激励”。除特殊规定外,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由新型研发机构依法取得,自主决定转化及推广应用。五是突出新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等由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和使用,并依法开放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加大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队伍建设。强化专业化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机构队伍建设,培育职业化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人才队伍,畅通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通道。加快高水平技术经纪人培养,实施技术经纪人培养专项计划,加强对技术经纪人的培养、指导与服务。加强高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围绕重要领域创新发展,支持骨干企业、头部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面向省内外引进一批全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团队);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岗位设置,推动高校院所、企业、科技园区、新型研发机构等根据实际需求,普遍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门岗位,聘用高水平技术经纪人(团队)开展工作,实现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全流程赋能;拓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应用场景,推动概念验证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将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作为平台建设的重点任务。支持基础条件好、影响力大、辐射面广的技术交易市场主体,持续完善知识产权、中试孵化、法律咨询、招标拍卖等配套服务,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探索技术资本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与资本市场联动发展。激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拓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发展空间,支持高校院所、企业围绕科技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职称评定和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的服务,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系统和数据库,广泛征集科技成果,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组建科技成果评价专家库,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提供科技成果评价服务。发挥行业组织和联盟单位的支撑作用,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在项目发现、团队构建、投资对接、商业加速、培训教育、法律保护等方面提供服务。
8.做强做大科技服务,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服务支撑
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研究方法,以及经验、信息等要素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作为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支撑和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科技服务业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服务业主要包括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科技服务业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重要推手,成为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调整结构稳增长和提质增效、实现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环
(1)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科技服务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为目标,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政策环境,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延展科技创新服务链,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重要保障。坚持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有序放开科技服务市场准入,建立符合国情、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激发各类科技服务主体活力。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依托各类科技创新载体,整合开放公共科技服务资源,推动技术集成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发展新型科技服务业态。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区分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综合运用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推进科技服务机构市场化发展,加强专业化分工,拓展市场空间,实现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坚持开放合作,鼓励科技服务机构加强区域协作,推动科技服务业协同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服务品牌。
(2)加大科技研究及技术研发服务。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推进开展多种形式的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推进高校、科研院所整合科研资源,面向市场提供专业化的研发服务。鼓励研发类企业专业化发展,积极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推进产业联合体开展协同创新,推动产业技术研发机构面向产业集群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推进发展产品研发设计服务,促进研发设计服务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提高设计服务能力。加强科技资源开放服务,建立健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运行机制,引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向社会开放服务。
(3)加强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服务。发展多层次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推进技术交易机构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技术交易模式,推动技术交易市场做大做强。鼓励技术转移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跨领域、跨区域、全过程的技术转移集成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依法保障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技术转移机构等相关方的收入或股权比例。充分发挥技术进出口交易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展会在推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产业联盟、工程中心等面向市场开展中试和技术熟化等集成服务。建立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良性互动机制,促进技术转移转化。
(4)加强标准和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鼓励不同所有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加强计量、检测技术、检测装备研发等基础能力建设,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观测、分析、测试、检验、标准、认证等服务。推进具备条件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与行政部门脱钩、转企改制,加快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整合与并购重组,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和产业集群。完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规划布局,加强国家质检中心和检测实验室建设。构建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加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建立计量科技创新联盟。构建统一的检验检测认证监管制度,完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资质认定办法,开展检验检测认证结果和技术能力国际互认,制定品牌评价国际标准,建立国际互认的品牌评价体系,推动中国优质品牌国际化。推进标准化领航工程,加强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推进标准研发、信息咨询等服务发展,构建技术标准全程服务体系。强化基础通用标准研制,健全技术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及时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推动我国产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强化强制性标准制定与实施,形成支撑产业升级的标准群,全面提高行业技术标准和产业准入水平。支持我国企业、联盟和社团参与或主导国际标准研制,推动我国优势技术与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5)推进创新创业和产业孵化服务。构建以专业孵化器和创新型孵化器为重点、综合孵化器为支撑的创新创业和产业孵化生态体系。加强创业教育,营造创业文化,办好创新创业大赛,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在大学生创业就业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载体作用。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孵化器,促进天使投资与创新创业和产业孵化紧密结合,推广“孵化+创投”等孵化模式,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孵化方式,提升孵化器专业服务能力。整合创新创业服务资源,推进建设“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服务链条,为培育新兴产业提供源头支撑。
(6)大力发展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以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提升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运营实施、评估交易、保护维权、投融资等服务水平,构建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推进成立知识产权服务共同体,开发高端检索分析工具。推动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免费或低成本向社会开放,基本检索工具免费供社会公众使用。推进相关科技服务机构面向重点产业领域,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提升产业创新服务能力。引导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以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为纽带,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增强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化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健全防止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审查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国际调查和海外维权机制。
(7)发展高质量的科技咨询服务。鼓励发展科技战略研究、科技评估、科技招投标、管理咨询等科技咨询服务业,积极培育管理服务外包、项目管理外包等新业态。推进科技咨询机构、知识服务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网络化、集成化的科技咨询和知识服务。加强科技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利用,推进发展竞争情报分析、科技查新和文献检索等科技信息服务。发展工程技术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集成化的工程技术解决方案。
(8)充分发挥科技金融服务作用。深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探索发展新型科技金融服务组织和服务模式,建立适应创新链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在科技金融服务的组织体系、金融产品和服务机制方面进行创新,建立融资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开展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科技金融服务。推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股权投资对科技企业进行投资和增值服务,探索投贷结合的融资模式。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服务科技创新,完善投融资担保机制,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9)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及其服务。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有条件的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免费开放,开展公益性科普服务。引导科普服务机构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加强产品研发,拓展传播渠道,开展增值服务,带动模型、教具、展品等相关衍生产业发展。推动科研机构、高校向社会开放科研设施,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捐助或投资建设科普设施。整合科普资源,建立区域合作机制,逐步形成全国范围内科普资源互通共享的格局。推动各类出版机构、新闻媒体开展科普服务,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普阅读活动,加大科技传播力度,提供科普服务新平台。
9.优化创新保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持续支撑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从体制改革、环境营造、资源投入、扩大开放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
(1)改革创新治理体系。顺应创新主体多元、活动多样、路径多变的新趋势,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格局。建立高层次创新决策咨询机制,定期向国家有关机构报告国内外科技创新动态,提出重大政策建议。建立创新治理的社会参与机制,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基金会、科技社团等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
(2)多渠道增加创新投入。切实加大对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研究稳定支持力度,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激励企业研发的普惠性政策,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主体。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适合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拓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功能,积极发展天使投资,壮大创业投资规模,运用互联网金融支持创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创新、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基金的作用,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
(3)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抓住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流动和我国经济地位上升的历史机遇,提高我国全球配置创新资源能力。支持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推动我国先进技术和装备走出去。鼓励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实现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主动设置全球性创新议题,积极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规则制定,共同应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以及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
(4)健全创新导向评价制度。根据不同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建立健全科学分类的创新评价制度体系。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分类评价,实施绩效评价,把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纳入评价指标,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重要依据。完善人才评价制度,进一步改革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增加用人单位评价自主权。推行第三方评价,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拓展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评价渠道。
(5)培育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健全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构建综合配套精细化的法治保障体系。培育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推进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强化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刚性约束,提高科技和人才等创新要素在产品价格中的权重。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塑造科学理性精神。
10.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系统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因地制宜”的要求,是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新论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路径。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四个字,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站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指明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思维和工作方法。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使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只有做到善于把握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工作关键、把握政策尺度,才能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各企业只有从实际出发,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差异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各展所长、优势互补,赢得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
(1)因地制宜,求实效、谋长远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把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发展的重点难点不尽相同,不能简单套用单一发展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这既为各地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空间,也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培育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的新质生产力,在产业布局上避免盲目扎堆、一哄而上。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各行业积极行动、干劲十足。越是此时越要冷静,不要一窝蜂,不要赶时髦,不要搞未立先破,也不要搞行政强推,防止项目投资过多、产能过剩严重,影响地方经济社会正常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谨防脱离实际、盲目攀比、任性蛮干等种种不良倾向。新质生产力发展得好不好,说到底要看实效。立足实情,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2)系统统筹,全方位、立体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生产力及其发展既受生产力诸要素及其变动的影响,也受一定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影响,这就需要诸要素、诸环节的统筹协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也涉及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一系列问题。从要素层面来看,不同于以往的科技生产力只强调科技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推动作用,新质生产力更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面推动各生产要素创新,从而协同推进产业升级和生产力跃升。科技创新之于劳动者,能提升劳动者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水平、对先进劳动技术和劳动工具的掌握程度,为生产力的突变奠定基础;科技创新之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扩展了它们的状态和功能,使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产业层面来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体三面;实现三者和谐共生,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举措;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从战略层面来看,要加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深刻把握当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在科技自强、数字经济、绿色转型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
(3)先立后破,循序渐进、稳中求进发展新质生产力。“立”与“破”是发展两个环节,立是肯定,破是否定。事物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也就是由立到破再到立的过程。先立后破把立放在首位,强调“立字当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遵循的基本方法。也就是说,要先发展新质生产力,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扶植起来,让先进生产力创造和释放更多增长力量;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淘汰落后产业,使原本被落后产业所占用的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向先进生产力聚集,“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但“破”并非盲目地破、冒进地破。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对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要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观察和理解。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夕阳产业、产能过剩产业、无效产业,是很多地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座。另外,当传统产业注入创新力量,也能形成新的活力。传统产业中的积极要素如成熟的生产技术、广阔的产品市场、精细化的分工条件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要“破”的是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是阻碍经济增长的落后产能。另一方面,新兴产业中的新产品、新技术占领市场需要时间,传统产业中的落后技术、落后产品退出市场同样是一个渐进过程。因为新技术、新理念、新流程的引入会改变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如果在新的生产力成型稳定之前就贸然废除原有模式,企业将面临巨大发展阵痛,甚至生存风险。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要坚持循序渐进、稳中求进,完善和部署各项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支撑条件,避免新兴产业在发展时机尚不成熟、发展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一哄而上。
(5)分类指导,实事求是、模式多元发展新质生产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就必然造就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今天,以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成为各种新模式迭代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各企业只有从实际出发,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差异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各展所长、优势互补,赢得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因此,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各企业要确定工作思路、发展模式、措施部署,在确保不偏向、不走样的前提下,支持各种发展模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倡导不同模式在相互学习借鉴中取长补短、重点突破。不同地方的发展阶段不同,新质生产力发展也会呈现不同的区域特征。要根据各地区各行业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在资源禀赋充裕、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的西部地区,应加快风能、光伏能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优化;在工业体系完备、重工业发达的东北地区,应强化其在机械制造、钢铁、军工、化工等方面的优势,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打造新材料、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一批新增长动能;在科研、产业、人才等优质资源高效汇聚的东部地区以及不断崛起的中部地区,应将目光转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精尖产业领域,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新质生产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局限于“高精尖”,也包括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等内容。紧扣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在固长板、补短板、锻新板上狠下功夫,探索出发挥本地优势、展现本地特长的新路子。
九、结论
新质生产力作为新时代生产力发展新阶段的理论和概念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深刻理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它不仅在理论维度上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同时也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实证,即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指明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体现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的深刻把握,是对我国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回顾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其实就是社会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从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来看,经济增长、生产力跃升的背后,都是因为实现了蒸汽机、电力使用等某项技术的重大创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与产业日益成为大国竞争和博弈的焦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交叉融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开辟出新的巨大增长空间[16];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态势……在我国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一条新道路,是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现实举措。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道路和时代坐标下,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这个物质技术基础主要体现为新质生产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过渡转化,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是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的先手棋。因此,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源头性技术储备,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整体提升国家科技水平和产业能级,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新质生产力,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质生产力。
参考文献:
[1]郭玉伟.马克思恩格斯利益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21.
[2]《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EB/OL]
[3]李政,廖晓东.新质生产力理论的生成逻辑、原创价值与实践路径[J].江海学刊,2023,(06):91-98.
[4]蒋永穆,乔张媛.新质生产力:逻辑、内涵及路径[J].社会科学研究,2024,(01):10-18+211.
[5]余澳,张羽丰.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23,(02):63-77.
[6]李友仕,张荣华.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政策观的形成基础、基本内涵和实践指向[J].学术探索,2022,(08):8-15.
[7] 简新华.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EB/OL].光明日报,2023-10-17.
[8]蒲清平,黄媛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06):1-11.
[9] 盛军,盛洁.提升债券市场服务科创造血能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EB/OL]. 清华金融评论,2024-2-1.
[10]任保平,王子月.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任务与路径[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37(01):3-11.
[11] 王娜.熊彼特创新理论评析[D].河北经贸大学,2016.
[12] 张来明.深刻认识和全面落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J].秘书工作,2023,(04):9-11.
[13]王元丰.能源革命促进新质生产力爆发[J].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4,(Z1):38-40.
[14]钞小静,王清.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路径[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37(01):12-20.
[15]白静.“新质生产力”释放中国发展重要信号[J].中国科技产业,2024,(02):22-23.
[16]张伟.金壮龙: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24-03-11(002).
作者介绍:
王羽,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员,生产力经济学专家,长期从事生产力经济学、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技术创新与科技服务、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区域创新与经济转型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在新质生产力研究方面形成系统论述,创建性提出《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公式》,在智能网联、智能汽车、智能驾驶、自动驾驶、智能控制、无人系统、智能交通、未来出行、动力科技、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领域取得重要实践。
主持和参与《“十四五”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高速公路智能车路协同系统集成应用》等数十项国家重点项目,主持研制《企业创新管理体系要求》《创新能力评价规范》《信息安全技术 汽车电子系统网络安全指南》《信息安全技术 汽车电子系统网络安全指南》等30余项标准,发表《新质生产力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创新与实践》《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和形成路径》《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指标研究》《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任务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数字经济加速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关键特征和实施路径》《中国城市汽车产业发展投资环境评价研究》《Research on Intelligent Vehicle Index and Evaluation Method》等200余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