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政策”双轮驱动自动驾驶快速发展

发布日期:2025-06-26 11:43:23

近日,特斯拉宣布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启动无人驾驶汽车测试。这是继Waymo之后,又一家行业巨头选择州作为技术落地的重要试验场。这一选择背后的核心逻辑,不只是技术适配,还是政策制度的“主动适应

州自2017年就通过立法,为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的合法上路提供了制度保障——在交通安全水平达到可控范围的场景下,无需驾驶员、无需前置审批、地方政府不得设限。相比其他州,州用最简洁的规则,释放了最大程度的创新空间。

欧洲同样在加快自动驾驶政策制度开放。英国已通过《自动驾驶汽车法案》,计划于2026年实现无人车合法上路,Uber也将联合Wayve开展出行试点。德国早在2021年便允许L4级别车辆上路,建立起国家级监管框架。法国、荷兰等国也在推动跨城市试点和政策简化,营造更加友好的发展环境。

这表明,全球无人驾驶技术的竞争,已逐步进入“政策释放期”。谁能提供更清晰、统一、宽容的政策制度框架,谁就能吸引更多资本与技术集聚,构建领先优势。

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在创新能力和城市试点上已具备全球竞争力,但从特斯拉选择州可以看出:政策制度环境已成为企业落地决策的重要权重。而随着我国自动驾驶产业逐渐成熟,亟须解决上位法缺失、地方立法不统一的问题,尤其亟须从国家层面给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应用以合适的法律地位。

自动驾驶不再只是技术实验,而是对一国一地监管思维、政策制度设计能力的更高诉求。中国若想在未来智能出行格局中继续领跑,政策制度端也须顺势“换挡提速”。相信这一天为期不远!

作者系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