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创新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4-02-03 11:00:45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1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发展动力活力竞相迸发;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一条新道路,是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现实举措。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道路和时代坐标下,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这个物质技术基础主要体现为新质生产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面向前沿领域提早布局,提前谋划变革性技术,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过渡转化,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是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的先手棋。因此,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新优势,更好发挥科技生产力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才能稳健有力地向自主创新、科技自强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迈进。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内涵和意义

现代化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伴随科学技术革命、社会生产力跃迁、制度体系创新、社会结构演化等多维度的动态性累积。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遵循着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延续着现代化发展的技术路线,不是纯粹的西化模仿,也不是简单的工业化,而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历史方位和总依据,学习借鉴现代化文明成果,在百年探索经验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道路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202176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使用了“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在2022726-27日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随后,20221016-22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属性、本质要求以及前进目标。这些重要论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化”这一重大问题,结合近现代中国特殊国情,在艰辛探索和不断创新中形成的思想结晶与实践突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与发展、提升与概括,是现代化观的全面形塑。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100多年的接力奋斗中走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发展的道路选择上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是中国对当今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独特创造和独特贡献。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实际不断推进和发展而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是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立足国情实际,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应对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的理性选择,是构建现代经济社会完整体系的方案和模式。

(三)坚持整体协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中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第一次现代化任务还没有全部完成,但是第二次现代化通过全球化在当代中国又逐步呈现。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并不是先完成工业化,再进行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而是在“时空压缩”条件下同步进行的现代化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信息化提升工业化,实现“四化同步”的并联式叠加发展,映射出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理念、发展速度、发展动力、发展任务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和独特性。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西方现代化本质上是以工业化为先导,以物质现代化为核心的单维度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了从经济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从物的现代化到人的现代化跃进。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社会发展最高目标。

总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整体性和人民至上的现代化,属于外生型、后发型、务实型现代化,具有学习性、追赶性、渐进性等特点,是建立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础上,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全面现代化。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转型与发展任务依然艰巨,面临多目标统筹并进的难题,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充分理解和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对走好新征程、开好局、奠新基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二、生产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前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不仅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程度的集中体现,而且是影响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立足当前,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生产力发展的要素变革,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在新征程上不断拓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一)生产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准,社会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由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动态发展的历史。正是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为现代化发展奠定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力量,因此,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能动关系来看,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普遍遵循的基本规律。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但又需摒弃西方现代化所奉行的以资本扩张为中心的生产力发展逻辑。

(二)生产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支撑

从自然经济转向商品经济、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继而到数字文明,深刻反映了生产力现代化是推动人类现代文明、实现现代化的源头活水。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现代化就失去持之以恒的内动力和硬支撑。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评价现代化程度的客观尺度,也深刻影响着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互促进,创造了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三)生产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持久力量

实现生产力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形成、拓展的关键要素。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始终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突破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束缚,打破阶层固化、利益固化的藩篱,极大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文化建设、社会结构等各方面现代化转型的基础上,成功开辟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有待优化升级,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高端制造业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面临“卡脖子”难题,加之世界体系和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更需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推动生产力实现“质”的提升,才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三、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科技创新是人类财富增长的不竭源泉,是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科学技术的创新都一直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蒸汽机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迈向蒸汽机时代;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以电力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迈向电气化时代;在20世纪初期开始的以无线电技术及原子能使用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迈向电子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无论是劳动力、劳动工具与方式,还是生产经营管理模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水平发展的根本因素,生产力的要素、结构、性质、规模、方向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要素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表明,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是一条普遍规律。当前,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现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首先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时期,新一代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领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呈现融合交叉、多点突破态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赋予生产力更多的时代特征、科技含量和创新内涵,使之呈现出与传统生产力不同面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赋能驱动新时代生产力变革飞跃,促进生产力提质增效;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增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是生产力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总体而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赋能驱动作用,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促进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新优势,更好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向自主创新、科技自强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迈进。

传统生产力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资源投入,依靠高度消耗的资源型能源。所谓传统生产力,是以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基础,呈现机械化、电气化、化石能源、黑色化或灰色化(即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不可持续等主要特征。区别于传统生产力概念,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知识密度大,是传统生产力在信息化、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生产条件下,因科技持续突破创新与产业不断升级发展所衍生的新形式和新质态。总体来说,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即新的高水平现代化生产力(新类型、新结构、高技术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生产力),是以前没有的新的生产力种类和结构,相比于传统生产力,其技术水平更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主要包括人工智能、高端算力和算法、高端芯片的设计生产技术和设备、高端机器人的生产和运用、5G6G移动通信技术和设备、量子通信技术和设备、现代航空航天技术和设备、深海探测和开发技术及设备、高端发动机和盾构机等各类机械设备及操作控制系统、高端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设备、核能和氢能等清洁能源、特高压输电技术和设备、现代生命医药技术和设备等,以及能够创新、开发、运用、改进和优化各种高新技术和发展高新产业、改造优化传统产业高素质的劳动力。新质生产力,以第三次和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基础,以信息化、网联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高效化为关键提升点。


▲ 新质生产力一览图(制图人:王羽)

从经济学角度看,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具有高效能、高效率、高质量等特点,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型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显创新性、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党领导下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深刻体现出党对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孕育先进生产力。新时代以来,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和融合度,使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先进程度不断提高,逐步形成涉及领域新、科技含量高、交叉属性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实现了生产力的跃迁和质变。

(二)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产物

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需以创新驱动为引领,逐步摆脱传统人力和资源型能源驱动增长的模式,实现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变,创造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形成新优势。与高速增长相比,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机制、发展模式等均发生根本性改变,这就要求大力推动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条件。

(三)新质生产力是引领全球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

科技创新催先进生产力对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深刻影响着全球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各国围绕产业、技术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竞争日趋激烈。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赋能支柱产业迭代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等为特征,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发展先进程度跃迁的新质生产力,为全球生产力创新性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和举措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在时代的关键时期,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生产关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带动整体发展,以创新力量勇攀科技高峰,不断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建立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深化“四链”“四化”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推动高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理论,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系统性、整体性带动发展

传统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决定了我国必须转换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和绿色低碳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其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而要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只有把创新发展置于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与核心之上,以创新为核心、为动力、为先导,才能真正实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才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更好地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才能实现系统性的、整体性的、贯穿于全局的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支撑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要求。纵观人类发展史,科技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着力发展高质量经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创新做好“动力引擎”、当好“开路先锋”,注入强大动力。新时代新征程,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只有以创新力量勇攀科技高峰,不断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以强大科技作支撑,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着力点、主要支撑体系和新的成长空间,实现创新驱动型增长,将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目标扎实落地。

四、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开辟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持久动力。加强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在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加大统筹力度,加强科技资金、人才队伍、科研基础设施的统筹,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标志性重大战略产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鼓励企业家与科学家深度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高质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等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高质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从而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持续供给。建设高质量标准体系,强化产业标准系统化、国际化布局,以标准化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加强重点产业专利布局,提升工业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高质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阶图(制图人:王羽)

五、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产业基础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加快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增强新能源汽车、光伏、移动通信、电力装备等领域全产业链优势,打造更多中国名片。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上持续加力发力,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丰富完善应用场景,培育产业生态,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六、推动“四链”深化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安全保障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三次产业跨界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事关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需求,找准“卡脖子”、“掉链子”薄弱环节,着力补短板、锻长板,提升产业体系自主可控能力,保障极端情况下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围绕重点产业链深入推进“强链补链稳链”,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促进全产业链发展。调整优化产业链布局,加快建设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产能储备和备份。完善产业安全发展环境,开展重点领域产业竞争力调查和产业安全评估,建立健全产业救济机制和政策体系。

七、推动“四化”深度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绿色底色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立足点,瞄准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方向,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进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四化”深度发展,增强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高阶信息通信、数据中心、计算中心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端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制造;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八、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企业力量

生产力跃迁主要力量在企业。通过创新创业和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生态构建和文化重塑等方式推动企业由低阶(L0级)向高阶(L5级)迈进,既可以直接支撑生产力的跃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还可以引领地区的经济社会由低阶(L0级)向高阶(L5级)迈进。要充分发挥大企业主力军和中小企业生力军作用,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激发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微观主体活力和动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坚持发展和帮扶并举,加快完善中小企业工作体系、政策法规体系、优质高效服务体系,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大企业在技术、标准、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和中小企业在产业创新、强链稳链中的支撑作用,支持中小企业深度融入大企业供应链,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

▲企业和地区L0-L5等级图(制图人:王羽)

九、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突出管战略、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加强行业指导,加强企业服务,健全产业治理体系。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增强产业竞争力。持续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高效协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全球最完整产业体系供给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需求优势,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不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创新发展,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十、全方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质人才保障

科学技术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去掌握去发展,科学技术只有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生产工具,劳动资料才能成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这一转化过程就要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有赖于人的发展,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生产活动的承担者。教育和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跃迁的基础支撑。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针对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和动力源泉。回顾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其实就是社会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从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来看,经济增长、生产力跃升的背后,都是因为实现了蒸汽机、电力使用等某项技术的重大创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与产业日益成为大国竞争和博弈的焦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交叉融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开辟出新的巨大增长空间;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态势……在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立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统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汇聚高端要素,加大源头性技术储备,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动工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四化”发展,赋能支柱产业迭代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整体提升国家科技水平和产业能级,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新质生产力,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


(作者:王羽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