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报》报道过的邹家华同志的汽车往事

发布日期:2025-02-21 14:52:42

图片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经济建设战线、国防工业战线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邹家华同志的遗体,20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邹家华同志因病于2025年2月16日23时4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邹家华在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院机械制造系学习,1955年回国后,他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工业建设一线。他长期在机械工业系统工作,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我国机械工业和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一位技术人才成长为国家领导人,其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

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中,邹家华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他坚定认为,汽车工业不只是一个行业,而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早期的合资落地、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到之后发展电动汽车,每一个中国汽车工业重要里程碑的背后,邹家华都是坚定的支持者和推动者。

在上世纪80年代国家经济面临挑战时,邹家华力主发展轿车工业,强调轿车工业必须走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道路,统一规划,合理分工,通过技术引进和合资办厂等模式,建立自主的轿车工业体系。他的远见卓识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片
1989年4月,邹家华视察天津微型汽车厂

图为邹家华驾驶夏利轿车时的情景

在他的批示下,国家计委牵头研究并制定了《关于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战略》。1989年底出台的这一战略明确了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后续轿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他的推动下,1990年一汽和德国大众15万辆轿车合资项目在人民大会堂签约。这一合资项目的成功实现,标志着国内轿车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之后,他还推动二汽与法国雪铁龙轿车合资项目落地。

图片

1990年2月,邹家华视察上海大众
图为邹家华视察工厂车间时的情景
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上世纪90年代,轿车开始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成为当时社会变迁和人们生活改善的一个重要标志,也为之后中国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邹家华同样展现了非凡的前瞻性。199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接到来自钱学森的信函,采纳其建议,决定将电动汽车研发列入“八五”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这一高瞻远瞩的布局,为今天中国新能源汽车以及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从轿车合资到新能源汽车的崛起,邹家华始终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道坚实力量。他稳健的工作风格、卓越的领导艺术以及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无私奉献,将永远铭刻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成为激励后来者不断前行的宝贵财富。他的名字将与中国汽车工业紧密相连,被后人永远铭记。
在《中国汽车报》数据库中,与邹家华相关的报道达到100多篇,记录了他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点点滴滴。由于篇幅有限,我们暂选取以下十篇。


1987年6月9日

《中国汽车报》第167期

图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尝试 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成立 李鹏副总理出席成立大会并作重要讲话 邹家华主任勉励办好中汽联 陈祖涛理事长代表理事会讲话》

国家机械委主任邹家华在讲话中谈到,撤销中汽公司,成立汽车行业协会,是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倡导的。中汽联的成立是中国汽车工业体制改革的继续,是机械工业各行业的管理体制改革的尝试;绝不是改革的完成,仅仅是改革的开始。今后,一定要在新的形式下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推动改革的前进。

1988年4月21日

《中国汽车报》第209期

图片

全面检阅机械工业的新成就 首届中国机械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国家副主席王震参加了开幕式

首届中国机械工业产品博览会4月15日在北京隆重开幕。国务委员兼机械电子工业部部长邹家华在开幕式上致词。




1988年11月3日

《中国汽车报》第237期

图片

《机电部决定开展评论机电产品质量和机电企业服务工作》

邹家华指出,机电产品质量的优劣、机电企业为用户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也关系到机电工业的信誉和效益。搞好产品质量,搞好服务,是机械电子工业部的宗旨,也是整个机电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1989年4月27日

《中国汽车报》第261期

图片

《邹家华同志视察天津微型汽车厂时指出 天津夏利轿车大有前途》

邹家华同志就汽车工业发展问题提出几点意见。他说:一、要坚持质量第一,这一点不能有丝毫含糊。“夏利”车国产化后,质量不低于日本原车水平,要作为一个目标。要十分严格,质量上的严格没有害处。二、技术改造是不断的,要年年改造。天津汽车工业依靠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这个路子是可以走得通的。三、国家机械工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开发或开发很少,赞成你们注意技术开发这个问题。搞开发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以不断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四、引进技术发展我国汽车工业,要搞国产化,关键是发动机和车身,发动机上不去等于没有“心脏”,你们依靠自身力量,紧紧抓住了发动机和车身,所以国产化速度很快。五、你们要结合长远规划考虑,汽车生产的厂外运输问题。随着生产的发展,产量越大,问题就会突出。你们要充分利用天津的有利条件,发挥好港口、铁路、公路的作用。



1989年11月9日

《中国汽车报》第289期

图片

《国际汽车工程年会在京举行 邹家华出席开幕式,希望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互惠合作》

国务委员、机电部部长邹家华、中汽联代理事长蔡诗晴出席开幕式。邹家华真诚地希望,中国能够与世界各国进行各种形式的互惠互利合作。他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已经引进、消化并吸收了390余项先进技术,发展的前景极为广阔。


1990年2月15日

《中国汽车报》第303期

图片

《全国汽车工业工作会议提出以“三加速一提高两增强”为重点推进调整和改革 邹家华到会并讲话 何光远宣读国务院关于组建中汽总公司的<批复> 蔡诗晴作工作报告》

邹家华表示,这次会议的召开,宣告了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成立。他特别强调总公司要抓好汽车行业的统筹规划,重视产品质量,零部件要搞好专业化、大批量生产,使汽车工业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效益发展。



1990年3月1日

《中国汽车报》第305期

图片

《邹家华视察上海大众公司》

邹家华一行首先进入厂区的新油漆车间。当他得知这是国内目前配套设施最为完善、最为现代化的、其工艺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油漆车间时,邹家华连声称好。


1990年10月25日

《中国汽车报》第339期

图片

《我国最大的汽车试验场竣工》

10月16日,二汽在湖北襄樊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试验条件最好的汽车试验场,邹家华、何光远、郭树言、蔡诗晴等参加了竣工典礼。

《邹家华会见日本美国客人》

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在湖北省十堰市第二汽车制造厂,亲切会见了前来参加二汽EQ153下线仪式的日产柴油汽车工业公司远藤卓郎、美国康明斯发动机公司爱德华兹副总裁和日本东工物产株式会社小林隆治社长等日美客人,并同他们进行了热情友好的谈话。



1996年12月12日

《中国汽车报》第1276期

图片

《邹家华考察神龙公司 现在主要是看市场,价格是关键;主要任务是抓销售》

邹家华说:“有人认为小排量的没有前途,但是从汽车发展的进程来看,1至1.6升的还是普遍。”谈到市场问题,他说:“价格是关键,为什么现在农用车卖得很好,主要是价格便宜,经济实用。基本是这个规律,价钱越少,市场占的份额越大。现在,你们主要的任务是抓销售,开拓市场。东风公司现有的网点可充分利用,东风公司也可利用神龙公司的网点卖东风车。”



2001年10月24日

《中国汽车报》第2494期

图片

《邹家华视察秦川汽车公司》

视察中,邹家华副委员长对秦川汽车的发展作了重要指示,他说:看到秦川汽车公司这几条生产线的技术状况、看到这个车,说明秦川做得不错。轿车进入家庭是中央确定的方针,小排量轿车适合中国老百姓消费,秦川一定要把它做好、做精。为此,第一要拓市场,抓销售。有了市场,工作就主动了;第二要抓售后服务。售后服务除了维修、配件,更重要的是信息收集,了解别人的意见;第三要加强新车型的开发。光有这一个车不行,要形成系列和多品种的格局,掌握市场主动权;第四要抓好配套体系建设。主机厂不要大包大揽,要搞专业化协作,零部件谁能干都可以,但要严把进厂质量。我们搞汽车工业几十年,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抓两头,一头是销售,一头是开发,中间环节重点是抓好配套零部件质量。



本文来源于中国汽车报 作者:张冬梅 编辑/版式:齐萌